2024年9月19日

朱元璋杀刘伯温的根本原因(刘伯温死因谜团)

刘基,字伯温,心思细腻,雄才大略,是朱元璋夺天下、建明朝第一谋士。战场上的,刘伯温决胜千里之外,运筹帷幄,在很多极为重要的决策中,他以及正确的判断力也起到了制胜的关键功效。刘伯温那足智多谋的能力,让他驰骋疆场叱诧风云,但助他作出了贡献的前提下,都将他推上了生命的结束。

朱元璋是一个很重乡土观念的人,而刘伯温却是一个异乡人,这一点在情份上已经有违亲密无间。更何况刘伯温足智多谋,对这件事的分析远比朱元璋精确。朱元璋本来就嫉贤妒能,又岂有这般开阔胸怀,把比自己强的人长期性带在身边?加上刘伯温的这些计谋并不是利民之计,反而是权谋良策,在权力斗争中更具功效。这更让朱元璋心怀猜疑,不但要防范于未然,更应除之而后快。

刘伯温的致命失误,证明了“言多必失”的人生箴言。朱元璋曾就谁比较适合担任宰相一职问题找刘伯温交谈,言辞当中暗藏杀机。刘伯温并不是方外之人,但是最终免不了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”。当朱元璋佯装耐人寻味的讲出仅有刘伯温能但是这一重任时,刘伯温讲到:“臣嫉恶太甚,又不抗繁剧,为此且辜上恩。天底下何患无才,惟名主细心求之。”

这话到底包括了什么样的深刻含义,促使朱元璋自那以后完全与刘伯温破裂,自始至终是一个未解之迷。也许是朱元璋的偏见,也许是后人曲解,总而言之他们被看成了刘伯温的催命符,向其后来忽然病逝做了铺垫。

刘伯温的死因,一样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。刘伯温与胡惟庸是死敌,朱元璋看着两虎相斗而不露声色,尽展君王权谋、尽管“投毒暗害刘伯温”都是之后胡惟庸的坏处之一,但是以胡惟庸那时的势力和境遇实在难以这般蛮横无理,这不禁让人猜测,这个人是受到了朱元璋的默认,乃至这便是朱元璋本意—–借别人的手中,除心头大患。

以上种种,或许只不过是笼罩着银麦下的臆断。客观事实怎样,也许再苦考虑,就留到有心之人的巨大遐想吧。